一段時間以來,有關“
掛面可燃”被疑使用
添加劑的謠言時有發生,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對企業、產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害。對此,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沈群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表示,建議加強對食品安全熱點的輿情監測,防范和治理網絡謠言,凈化食品安全網絡環境,同時應加強
科普宣傳,傳播科學正能量,增強
消費者自身識謠、辨謠能力。
“掛面可燃”是冷飯熱炒
一段時間以來,有關掛面可燃的報道時有發生,并將“掛面可燃”的原因歸結為“添加了塑料”等非法物質,或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,不明真相的網友紛紛效仿,并得出了相同的結論。能夠被點燃的食品還能不能正常食用?其實有關掛面可燃的謠言已經不是什么新聞,但卻時常被冷飯熱炒,以訛傳訛,引發恐慌。成為動搖公眾對食品安全信心的經典謠言之一。
中國經濟網輿情研究所監測數據顯示,2017年1月1日至12月26日共監測到相關紙媒報道25條,新聞網站文章405篇,微信公眾號文章5814篇,微博原發、轉發6605條,博客32篇,論壇發帖15條。
從輿情話題趨勢圖可以看出,全年關于掛面(面條)可燃的相關謠言或辟謠一直有一定的熱度。
從時間地域聲量排行圖可以看出,北京、四川、山東、河北等地區相關輿情熱度較高。
專家建議:凈化食品安全網絡環境 加強科普宣傳
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對企業、產業的發展會造成嚴重的損害,沈群建議加強對食品安全熱點的輿情監測,防范和治理網絡謠言,對違反規定編造、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,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,應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。
同時她建議,消費者應選擇正規企業生產,并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面條均可放心食用。另外,行業組織、科技界以及媒體等應加大對面條或面食文化的宣傳,科普面條的食品安全知識,增強消費者自身識謠、辨謠能力,破除這種低端、可笑的食品安全謠言,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輿論氛圍。
據悉,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,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,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12日在京舉行。